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部长谈文明 > 文明办主任谈文明

构建心理健康防护体系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14-03-09 来源: 福州文明网

  近年来,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部署,坚持“治未病”工作理念,遵循“扎扎实实起步、循序渐进推动、点点滴滴提升”的工作路径,以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为龙头,以学校和区(社区)心理咨询站点为支撑,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网站为有力补充,有机衔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积极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体系,努力探索实践具有福州特色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龙头”带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着眼于规范建设、示范辐射和创新载体,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市级辅导站,努力带动提升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总体成效。

  一是着眼适用管用规范建设。立足于“公益性、服务性、专业化”的建站定位,在先期探索成立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2011年8月,由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牵头,依托有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福州教育学院,建成面积350多平方米的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配置了11个功能室和丰富的辅导设备,并每年投入经费40万元,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发挥作用。辅导站招募组建了一支由36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院校教育社会心理学专家及医学心理咨询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电话咨询、面询和网络咨询服务等,其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全天候开通,不分节假日,平均每月接听热线70多人次,开展面询450多人次,接受宣泄、感统训练近千人次,帮助未成年人疏导各类心理问题。

  二是着力带动带领示范辐射。围绕服务、宣传、培训、研究等方面,市辅导站经常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多样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开办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指导培训业务开展,还邀请台湾专家来榕开设工作坊,请南京站陶站长等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牵头组织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整理编印下发《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集锦》等,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人员7000多人次。对区、社区站点,辅导站先后举办20多场全市性的现场观摩研讨、常见案例督导等活动,将市级站资源分享到各分站点;2012年10月组织分站点负责人及骨干人员赴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学习、观摩。对基层学校,则外派专业辅导教师到各校开办讲座20多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40多场、受训教师近万人次。对农村,辅导站实施“大篷车”计划,将辅导送到农村,送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薄弱的学校。同时,注重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犯等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心理援助力度,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及时援助学校、社区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三是着手互动互助创新载体。积极运用新兴媒体拓展服务时空,增强学生心理咨询的适时性、互动性和针对性。辅导站依托福州数字青少年宫这一网络德育平台,整合建起 “心灵家园”——福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网,通过设置心灵鸡汤、开心一笑、心海拾贝等栏目,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心理咨询、在线心理测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专业心理健康网络服务。学生及家长通过发帖、跟帖等,实现了学生与咨询老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特别是有过类似心理困惑经历的孩子,以自身心路历程为例,对同龄同学的跟帖开导等,互助效果很显著。网站自开通以来,深受师生及家长欢迎,首页访问量超过61.6万人次,心理咨询访问量超过35万人次,公开回复咨询2500多条(不含回复和再回复)。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敞开心扉,说真话、吐真情、讲真事,辅导效果非常明显。

  二、全面覆盖,构建立体推进格局

  在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强化“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作用,建好用好学校、城区及社区心理咨询站点,形成多层面、立体化格局。

  一是打造校园里的“心灵港湾”。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服务中的主阵地作用,制定下发《福州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试行)》,指导基层学校规范建设心理咨询室,目前全市已建成889个学校心理咨询室,覆盖全市乡镇中心校以上所有学校。还建立34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分别挂钩一所农村学校开展帮扶工作。建好阵地更要用好阵地,我们专门为基层校配发了心理健康教育软件和箱庭游戏材料,指导推动基层校采用多样化、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的咨询、辅导方式,与学生间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沟通机制。在建设中,涌现出了福州二中、八中、钱塘小学等较具水平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如:福州二中的“育心园”共400多平米,设有多个功能室,还开发了一套以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为主的心理辅导课程,团训、个体心理咨询等也都开展得很有声色。

  二是搭建家门口的“心灵小屋”。加快推进区县及社区心理咨询站点建设,不断完善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网络,五个城区的站点已于去年全部建成,两个县级市辅导站前段也已成立,力争年内实现其余各县级站点的全覆盖。同时,按照“试点推动,面上铺开”的方法,积极推进社区心理咨询室建设,如台江区从建立20个社区心理咨询室开始试点,通过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强化培训,有效推动软硬件设施建设,并召开工作推进会,在全区73个社区全面推广建立;仓山区72个社区也全部建起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区级站还经常牵头组织辖区内社区心理咨询室间的交流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辅导的水平。如今,遍布全市社区的300多个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已经日渐成为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帮助解决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的“连心桥”。

  三是构筑社会关爱的“心灵通道”。注重发挥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优势,形成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强大合力。市里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团”,组织长期从事并热心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老专家学者,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大型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截止目前,服务对象已达12000多人次。开通家长网校,组织家庭教育巡讲,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市里积极推广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模式,探索推进社工服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通过社工入户家访、与学校合作召开家长会,开展“关注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宣传活动等,关注学困生、特殊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培养健全人格。我们还充分整合福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及全市青少年事务社工资源,立足社区,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专业性心理服务。

  三、着眼长效,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在努力建好建强市、区县、社区(学校)三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的基础上,更注重机制的建立完善与长效发展,努力从制度上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良好运作和长效管理。

  一是以机制保障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市领导高度重视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在不同的会议上予以专门强调;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也经常听取汇报,研究推进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各县(区)、中小学校也普遍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考评管理。将学校、区县、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纳入文明学校、文明区县、文明社区的考评体系,定期开展测评,推动基层单位落实工作目标任务。强化教研提升。专门组建了市级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和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四个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分学段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市委文明办还经常牵头组织各学校、城区和社区站点,开展现场观摩、现场交流等,及时总结交流,推广经验做法,共同提升工作水平。

  二是以整合强化队伍。社区方面,依托福建师大远程继续教育中心等,对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辅导员进行集中与网络授课相结合的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形成社区站点辅导队伍的基础力量;通过聘请高校及市级辅导站专家和辖区学校心理咨询辅导老师,成立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专家顾问团,形成辅导队伍的核心力量;通过整合辖区共建高校专业学生志愿服务资源,开展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形成辅导队伍的补充力量。学校方面,启动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通识培训,分类型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摩交流活动等,不断强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努力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课程、工作量及职称评定,加快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龙头、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三是以传播扩大效应。加强舆论宣传。组织市属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我市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成果,宣传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还在《海峡教育报》中考专刊、高考专刊上开设“咨询师在线”、“成长故事”等心理教育专栏,刊发市级站点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及地址,不断在青少年群体中扩大影响。加强社会宣传。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提高市民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度,利用公益广告、宣传栏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转变观念,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典型宣传。注重培育选树不同类型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典型,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为未成年人倾情服务20年的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实行专业化社工志愿服务的鲲鹏中心、推行“心育”治校理念4次获评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先进实验校”的市教院二附小等典型经验,推动工作不断上层次上水平。

(责任编辑: 陈乙鼎)
文明办主任谈文明_福州文明网
Insert title here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