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脱胎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分享到:

【脱胎漆器】1.jpg
【寿山石雕】1.jpg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寿山石雕】福州市传统雕刻工艺品。以晋安区北峰寿山村出产的寿山石为主要原料。南朝时,寿山石就用于雕刻。唐代,福州寺院僧侣的寿山石雕流传各地。元明时期盛行用寿山石刻制印章。清康熙年间的杨玉璇、周彬技艺冠绝当时,许多作品贡奉宫廷。

分享到: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福州方言】闽方言之一。闽方言中闽东话的代表,流行于福州市区和所辖的5县2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古田、屏南、南平、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等县(市),覆盖面占福建省1/5强。福州人把这门语言称作平话(:Bàng-uâ),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分享到:

【福州方言】.jpg
【软木画】.jpg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软木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1914年福州艺人吴启棋首创。它是一种“雕”、“画”结合的手工艺品。色调纯朴,刻工精细,形象逼真,善于再现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园林景色,使人观后如身临其境。

分享到: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木雕】福州传统工艺技术。主要用龙眼木、黄杨木为原料,手工制作。清代末期福州大坂乡木雕师陈天赐以福建盛产的龙眼木雕刻成工艺品,备受外轮海员青睐。制品色彩浑厚,古色古香。

分享到:

【木雕】.jpg
【拗九节】.jpg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拗九节】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汉族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分享到: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闽菜】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福州菜是闽菜的主体,色、香、味、形俱佳。以烹制海味山珍为主,微甜、偏酸,突出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美食风味。烹调擅炒、熘、蒸、炸、炖、焖、氽、煨,并以汤菜见长,而且“一汤一变”。

分享到:

【闽菜】.jpg
【折枝诗】.jpg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福州折枝诗】是中国古代诗人联句之余绪。在福州仍被传承,他处并不盛行。折枝始于清嘉庆前,盛于咸同年间。福州城内、台江、仓山均有吟社,三坊七巷各吟社佳作尤多。至今城区、郊县仍时有唱和。

分享到: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福州伬唱】以唱为主的福建省五大汉族地方曲种之一,流行于福州话地区。是福州民间卖唱艺人搜集散曲、小令、山歌、小调,传唱戏文唱段和民间故事,以应酬堂会,或装扮陆地行舟、钱剑、高跷、台阁、马上、肩头驮、莲花落等百戏杂耍,以参加社火活动积久形成的演唱形式。

分享到:

【福州伬艺】1.jpg
【闽剧】.jpg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闽剧】地方戏曲剧种。因用福州方言演唱,又称“福州戏”。流行于福建、台湾、东南亚等地。最初艺术形式是唱“逗腔”的儒林戏。清光绪年间,“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互相吸收,形成福州地方戏。闽剧传统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共有剧本1500多部。

分享到: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十番】又名“十番锣鼓”。福州民间音乐。系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一种套曲,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演奏乐器有狼串(与朝鲜鼓相似)、大小鼓、大小钹、笛、逗管、椰胡、三弦、云锣(十锦锣)等。清初已流行于福州一带。

分享到:

【十番】.jpg
【福州评话】.jpg
#传统文化知多少之“福州篇”#【福州评话】地方曲艺曲种。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和闽东、闽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清雍正年间(1723~1735)已有坊刻多种评话本,光绪年间(1875~1908)盛行。有说有唱,基本唱腔有序头、吟句、诉牌3种。以锣钹、竹箸、斑指、折扇、醒木为道具。演出方式简便灵活。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福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