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文明评论

争做新时代爱国新青年
发表时间:2018-12-14 来源: 福州文明网

  从12月3号开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活动,陆续开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路洪才、夏淑琴、石秀英、余昌祥,死难者遗属佘文彬等在遇难者名单墙前,倾诉着与亲人生死相隔81年的痛楚。(12月12日新华网)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对青年一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数量近几年正逐步减少。相比起幸存者的离去,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曾经历过战火的青年一代能否感受到今日和平与自由的来之不易,体会到那些先辈们为了捍卫民族火种,哪怕明知是死也要一往无前扑进战火和血泊中去的觉悟。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教育在青年人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精气神的“钙片”,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新时代的青年只有矢志不渝传承好先辈的奋斗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青年人是推动祖国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来铺开。除了讲好历史课之外,还应当通过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和创新国防教育研学实践等,增强对青少年理想价值信念的塑造和爱国情怀的熏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前半部寓意为“白骨为证,废墟为碑”,和平雕塑的寓意为“和平之舟,化剑为犁”。争做新时代爱国新青年,既需要青年人们保持初生牛犊的精神、怀揣拳拳爱国之心,更需要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积极引导。当爱国青年集聚,党和国家事业必会欣欣向荣;当爱国青年投身于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洪流,必将开拓出他们的新天地。(桓楚)

(责任编辑: 何红蓼)
文明评论_福州文明网
Insert title here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