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文明评论

用法治夯实城市文明的底色
发表时间:2018-12-22 来源: 福州文明网

  “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过马路时,车辆总会提前停下,很多司机还招手示意让我先过。”这是一位游客不久前在网上发帖时谈到的对福建厦门的印象。斑马线礼让行人是城市交通文明的一个最直观的细节和标尺。《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出台实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持续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监督和执法力度,让斑马线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得以进一步“固化”,成为生活中的平常事。(12月14日《光明日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城市文明如何着眼固化?如大家最常见的礼让斑马线,不能光凭张贴标语提醒,对于那些素养高的市民,即使不提醒他们也会努力捍卫文明成果,但是也有少部分认识不高的人,他们常常还会在不文明的路上踯躅,一有空子他们还会去占。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法律对他们动真格,文明提醒不过就是耍嘴皮子的事情。可有了法律托底,对不文明的行为用法律亮剑,效果就不一样了。《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出台实施前后的对比就足见一斑。

  用法治夯实城市文明的底色,才能更好地促进市民素养的提升。据了解,《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治理社会陋习的同时也对社会文明的内容做了很多新的规定,比如规定了公共场所男女公厕的比例和第三卫生间的设置,公共场合吸烟、车场抛物、不礼让斑马线的处罚,还对道德模范、见义勇为、义务献血和志愿服务等作了保障性的规定,这些法规的出台,让城市文明有效推进有了法律护航。因此,这样的法规实施一年多来,不仅城市大变样,市民素质提升也加速,它有效地剜除了某些人对不文明的侥幸心理,真正用法律夯实了城市文明的底色。

  有法律撑腰市民捍卫文明的积极性才加强。文明素养的提升,需要良好的氛围建构。有法律支撑的文明环境,不仅让不文明制裁不再没有“抓手”,如今随着法治护航,再加上科技、信用平台等直抵市民工作生活,将文明行为记录涉及的6大类文明行为信息和9大类不文明行为信息作为首批核心信息,与厦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纳入市民个人信用“白鹭分”评价模型,这样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的共享运用,让大家认清不文明不仅头上无光,更是寸步难行!这样才能激起大众对不文明的“拍砖”力度加强,让市民参与文明共同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法律为文明护航,公德的底子才更加厚实。要让市民的素养不断提升,每个城市只有针对提升市民素质建构起常态化的法律法规,才能让奖惩不文明都有度量衡和金刚钻,城市文明才会日臻完善,不断攀登新高峰。(陈瑾瑜)

(责任编辑: 何红蓼)
文明评论_福州文明网
Insert title here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