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文明评论

网络招聘陷阱需用法治手段填平
发表时间:2022-06-28 来源: 福州文明网

  “视频制作,软件编程,包教包会”“兼职招聘,内推实习,直达名企”……记者近日在某大学校园群里看到,不时有人发布网络培训和招聘的广告信息,涉及考取证书、技能培训、兼职副业、实习就业等诸多内容。不少大学生被广告内容吸引、进行咨询,殊不知这些广告很多是不法分子放的“鱼饵”,一不小心便会上当。(6月20日《法治日报》)

  相比传统的招聘方式,网络招聘不受地域限制,兼具招聘成本低、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人才求职与企业求才的主要方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类现场招聘活动受到限制,就业服务向“线上”转型,网络招聘在大学生就业、企业复工复产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平台审核把关不严、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让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设置层层陷阱,被网络培训、招聘广告坑害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梳理媒体报道,常见的招聘陷阱有:以高薪为饵,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求职心切的心理,要求缴纳押金、体检费等费用;声称“免费入职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实则诱导大学生报名办理“培训贷”“助学金”等;打着给面试“考核”旗号,骗取大学生的设计方案;假冒知名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引诱大学生花钱“内推实习”,但得到的岗位是不签订任何协议合同、不发放任何薪酬的“小黑工”。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网络招聘中,本想轻轻松松日入千元,殊不知一步步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络招聘的种种陷阱,靠什么来填平?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对网络招聘服务活动准入、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按照规定,网络招聘平台应建立完备的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对用人单位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对此,平台要严把审核关、准入关,尤其是涉及招聘、培训的必须实名登记,保证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真实,并对虚假广告及时予以清理。

  除了市场的自我净化,有关部门也要积极运用法治方式和手段,填平网络招聘、培训陷阱。正如专家建议,要针对网络平台和大量培训招聘机构,打造多部门协同的监管机制,构建24小时全天候、360度全方位、跨市场、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信息共享的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对“假招聘,真骗局”等违法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把培训类、招聘类机构纳入信用体系,对违法者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面对花样繁多的网络招聘、培训陷阱,大学生出校门前,有关部门和学校应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强化学生的反诈意识。在参与招聘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摆正心态,不要急于求成,一味追求高薪,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会掉“馅饼”。同时,注重保留证据,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必要时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台江区委文明办 付彪)

(责任编辑: 康 炜林)
文明评论_福州文明网
Insert title here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