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总站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福州好人365

一口盛满民味的“老井” 方炳桂:大俗,大雅也
发表时间:2016-12-15 来源: 福州文明网
  【人物名片】 

  方炳桂(1930年8月18日-2016年12月7日),他出生福州仓山建新镇楼下村,中共党员。1938年2月至1951年7月,分别在福州市洪山小学、义洲小学、福州市开智中学、林森县(现闽侯县)中学、福建省商业职业学校等读书。1951年8月至1973年3月在福州市总工会工作从事职工教育(其中,下放松溪县3年)。1973年4月至1991年11月,在福州市蔬菜公司工作。1991年12月退休。 

  他是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福州市文明建设顾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曲协会员、福建省民文协、曲协会员、福海文教基金会会长、福州市民俗研究所顾问、福州市人大侨台委委员、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州聚春园集团民俗顾问、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乡音”主持人、福州电视台“榕城风”《方老讲古》主讲。先后荣获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建省优秀职工教育工作者、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福州市首届道德模范、2010年度感动福州"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长期无私捐资助学,在台湾民间人士的支持下,创办成立了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担任会长;多年来资助贫困学生2500多人,捐建希望小学4所;在市委文明办的支持下,2004年起,倡导开办光饼节、“拗九”孝顺节、邻里节和闽都乡学讲习所。 

  【代表作品】 

  他编写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进京到中南海参加汇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而且多次地捧回全国职工文艺汇演获奖证书或奖状。他坚持50余年笔耕不辍,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榕树下》、《福州风情录》、《光耀闽疆》、《乌龙江传奇》、《百年聚春园》、《福州乡土文化汇编》、《福州熟语》、《福州老行当》、《福州熟语》、《福州老街》、《福州风土诗》等十余部,共二百余万字。其中,《福州风土诗》获福建省首届民间文学“山茶花”奖。 

一口盛满民味的“老井” 方炳桂:大俗,大雅也 

  资料图:方炳桂介绍福州拗九节的来历和故事。(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摄) 

 
  福州新闻网记者 陈洪亮 王礼林 邱陵

  2016年12月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座谈会上,仍在勉励建言献策的方炳桂倒在椅子上,再也没有起来。

  他倒在了毕于一生致力的乡土文化传承事业的途中。那一天,福州人心中“都下了一场雪”,惊闻噩耗的媒体人和文化人在同一时间发文忆及与他的点滴片段。这更像是一场旷久而持续的集体怀念——不同阶层的人不约而同地对一位温和的长者和老朋友,自发地进行了一场集体式的告别。

  相对于冷清的地方民俗文化研究界而言,他的去世意外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思考。

  而这只因这位普通的老人用尽一生在干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原福州市社科联主席林山深情地说,他致力于福州乡土文化传承,将打小亲闻、亲见、亲历的乡土事情,记载下来结集成册,组织编纂福州民俗系列读本;他像是福州民间文化活地图,地名、路名掌故娓娓道来,福寿节庆风俗如数家珍,方言俚语说法由来精彩纷呈;他如邻家老爷爷般慈祥仁爱,呼吁行善不论大事小情,倡邻里节创孝敬节……

  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事,却在城市化冲击和湮没乡土文化最快速最决绝的二十年时间里,及时又弥足珍贵地留住了福州的“城市记忆”和“民间活态”流转。如方炳桂在接受福州新闻网采访时所言,“我是一口井,现在你们有了自来水,我这口井搁置了。但到停电停水的时候,你就想起井了。那时我一定出来讲给你们听、打水给你们看。”

  他毕生浸润于史志之外的更加琐碎无边的乡俗俚语,却把大俗之道化为大雅之境。因为他的存在,让福州这座千年文化名城更加流光溢彩。

  这口盛满民味的“老井”终是停水了。业界哀叹“福州民俗界的巨大损失”。在方炳桂追悼会灵堂上的挽联——“于攀讲处堪称师表,在好人中亦是楷模”,这是人们对方炳桂一生所为最质朴的情感表达。

  独特人生际遇:大量汲取丰富的民俗文化养料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没得过,小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

  这首耳熟能详的福州现存最古老的民间歌谣,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方炳桂挖掘并推广过的一首民谣。这是方炳桂的看家本领,熟语、谚语、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常常信手拈来,大家称他为福州民俗文化“活字典”。

  根据方炳桂生前自述,他与福州民俗文化结缘靠记忆,也与小时生活环境、人群有关。

  1930年方炳桂出生在福州郊区面饼制作世家,其父承祖业在台江义洲开义兴饼店。自古台江是福州商贸重镇,洋人番商出没。台江市井生活,成了幼年方炳桂“乐园”。他自小在坊巷中穿梭,说福州评话的艺人、婚丧嫁娶时响彻耳膜的十番音乐、磨剪刀补锅手艺人的叫卖声——这些“沾露珠、冒热气”的市井生活,渐渐渗到方炳桂灵魂。

  1951年进入福州市总工会从事职工教育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他从广大工农群众这些底层劳动者身上汲取丰富的民间语言营养,并不断激发着他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而从兴趣到研究,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源于方炳桂给南下干部做福州话翻译的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普通话还没在福州广大老百姓中普及。“领导做报告,工人听不懂。叫我替南下干部做翻译。”

  由于福州话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用词相差甚远,为准确而通俗地翻译,他开始查阅大量福州民俗文化书籍,从方言到俗语,从民间传说到历史事件……查不到,就利用工作机会咨询各行各业工农兄弟。人生际遇让方炳桂开始沉浸在福州民俗文化里。

  实地考证民俗史实: 13部200多万字乡学文化专著 

  当然,仅仅如此还不够。他的一位好友介绍,方炳桂从未因自己是民间爱好者出身而放低对民俗文化研究的要求。相反地,他对民俗文化历史及相关事实的考证研究不但谨慎求证,还事必躬亲。

  既为尊重历史,也为对别人从自己这本“活字典”中所查询的每个答案负责,方炳桂生前常常为了核查一个史实,大量实地走访、认真考证,哪怕彼时他身患重病、行动不便。

  据同利肉燕第四代掌门人陈君凡回忆,为澄清福州肉燕出处是从浦城传来的说法,方炳桂不顾高龄和重病亲自二上浦城,跑到档案馆找了浦城地方志,面见民俗专家和浦城肉燕传承人,深入调研、认真探查,还亲往制作肉燕皮的场所。最终考证了福州与浦城制作燕皮技艺如出一潵,证实了肉燕出处的历代传说。将福州制作燕皮技艺的时间提前至宋代,也确认了由浦城官员真德秀的家厨林阿荣所创的史实。

  方炳桂几乎走遍了八闽每寸土地。这些分散在福州民间的民俗文化,通过方老出版的一本本书得以一一向市民呈现。

  方炳桂共出版了《福州老街》、《福州熟语》、《福州老行当》、《福州风情录》等共13部乡学文化专著,行文200多万字。仔细翻阅,单一本《福州老行当》,就把福州这座城市整整几个世纪的历史的演变、行业的兴衰、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栩栩如生地娓娓道来。

  比如,方炳桂讲述“金叶番薯”与福建的渊源。

  番薯如何传入中国存有不少争议,有说是从越南传入广东,也有说是从吕宋岛传入福建。方炳桂考证,乌山有座先薯亭,是为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而建的。陈振龙是长乐人,因此最先在福建种植说,有理有据。

  为了让福州民俗文化不仅在文献上得以保存,他还希望通过“声音、影像”被更多市民所熟知。于是他频频在媒体“抛头露脸”,只为让更多老百姓知道、了解福州。从1958年起,方炳桂先后当过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乡音”主持人、福州电视台“榕城风”《方老讲古》主讲。1998年,他还在《福州晚报》副刊专门开辟了专栏——《故事画廊》,每周定期刊发他所写福州俗语故事。

  挖掘弘扬优良习俗 促“拗九节”成福州“孝顺节” 

  在整理、考证、推广基础上,方炳桂还善于从民俗文化中提炼与时代符合的优秀传统,并结合当下推行文明新风。

  比如福州特有的节日“拗九节”,在他的倡议下,与社会各方力量一起推动,弘扬福州优良习俗,让“拗九节”变成全社会每年固定都要过的“孝顺节”。

  他生前介绍,2004年,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一张反映清末民初装扮的福州妇女提着漆盒匆匆赶路回家给父母送拗九粥的照片。

  “我就想福州民间一家一户对父母的爱、尊敬,是否可以扩大到全社会,让大家都来孝敬老人?”于是方炳桂立即给福州市委文明办写了一封信,建议把一家一户的孝行放大到全社会,形成一个政府牵头倡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孝顺节”。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福州市委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发出倡议,举办首届“拗九节”。如今,“拗九节” 这个福州独有的民俗节日已成为福州围绕“孝文化”打造的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数十年来,为发扬福州传统文化,方炳桂做出了大量的贡献。深受许多市民的欢迎。他曾是福州民俗文化的“活字典”,“他是最懂福州的人”,“是媒体人的老朋友”。

  曾有人问他,是什么支撑着他在传承福州民俗文化的道路上走这么久?方炳桂答到,他没有很多财富留给子孙,只有这些文化财富。“年纪一天天老,两条腿也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只要我每天都去做一点事,小事做一点,积累起来就是什么呢?大文明。”

  行走于福州民俗文化里,他热爱并感恩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他出书,上电台当主播,有求必应地媒体采访,参加各种研讨会,只要有机会能为福州民俗文化做点事,他都不会错过。甚至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倒在了毕于一生致力的乡土文化传承事业的途中。

  在2016年12月7日他人生的最后一场研讨会,也是人生的最后一刻,方炳桂仍提了许多建议:“很多我们口头相传的东西、志书、网页都找不到,都存在老百姓的嘴巴里、脑袋里,那也是名城保护的一个重要任务。民间的那些老人家,年纪越大越有东西回忆,所以要赶紧做,不然就陆续去世了。”

  发言完后,方炳桂倒在椅子上。送医抢救无效,于2016年12月7日20时16分在家中辞世,享年86岁。

  【各方评说】  

  林山(原福州市社科联主席):丙申大雪节气,天没有雪下,心却非常的,一下寒彻。只因为,一位可敬可爱可亲的长者,就在身边走了。 方柄桂先生,在福州没有不知道他的。在所有的场合,他都在传播福州的民俗文化,不遗余力。他在报纸上、电视上、广播上、课堂上、乡学讲习所……所有可以利用的平台,都讲福州方言、福州故事、福州习俗,鞠躬尽瘁。

  他是福州民俗文化志愿者,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熬拗九粥,制午时茶,包粽子,分蚕豆……“一枝一叶总是情”,把民俗文化的基因一点一滴渗入社会的土壤。

  他是福州乡土文化传承者,打小亲闻、亲见、亲历的乡土事情,记载下来,结集成册,组织编纂福州民俗系列读本。让更多的人、更今后的人知道,传承下去。

  他是福州民间文化活地图。地名、路名的掌故,娓娓道来。福寿节庆的风俗,如数家珍;方言俚语的说法由来,精彩纷呈。

  他是邻家老爷爷、慈祥仁爱,行善不论大事小情。倡邻里节、创孝敬节,赞公交车让座,为社区送温暖。

  他是老龄的年轻人,自称“80”后,学电脑,打字上网不甘人后;讲时尚,网络热词信手拈来。故事新编,适应年轻人的喜好;茶摊重开,成为听讲人的新宠。

  他是造福之人,传播文化,为社会为世人添福。他是有福的人,深受爱戴,“方粉”满天下。

  陈扬坤(原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近代史和海峡两岸的文化离不开福州。福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地灵人杰,神奇奥妙。方炳桂老师深究福州风俗民情、历史文化,饱续经史,德高望重,人才难得。方老逝世是福州历史文化的一大损失。

  林颖(福州闽剧院副院长):这位老伯伯福州话说的抑扬顿挫像唱歌一样好听。我毕业后到福州台任《攀讲》栏目特邀主持人,方知儿时老师居然是位不摆架子的福州名人。每回做节目遇到不会说的福州话、搞不清的典故,一定会打电话给方老师,他在电话里永远都是耐心地娓娓道来。而我主演闽剧时,方老师每次看完都会和我谈感受、提建议,我均有受益。方老师对所有年轻人都是那样和善、悉心、疼爱,且毫无保留、倾其所有。他教会了我们太多太多关于福州、关于家乡的故事。

  黄安榕(原福州市文联副主席、福州市作协主席):方炳桂一生致力于民俗研究,尤其精通福州的风土人情,先后编著了《自从来了共产党》、《福州风情》、《福州老街》、《乌龙江传奇》等10余本书,成果颇丰,得过不少奖项,这是他刻苦努力的回报。同时,方老平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市职工老年大学、福海文教基金会等,都是在他手中操办成立的。方老这种爱乡爱民、严于律己、宽予待人的可贵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陈君凡(同利肉燕第四代掌门人):方老是用自己双脚丈量八闽大地,探寻、挖掘闽都民俗文化的学者,他不顾高龄、身患疾病走过福建许多地方。为探寻文武帝死因,他曾亲赴建阳、建欧、福鼎等地作了大量调研工作,日前我们还相约赴古田、屏南,搜集陈靖姑史料。在挖掘、恢复民间习俗节庆事宜上,方老不遗余力。在他手上,恢复了拗九节、立夏节、端午节送“午时茶”民俗。方老还时常聚集老街坊,老邻居进行“晨聊”,对举办福州方言比赛、福州话歌曲比赛、福州喜娘比赛等活动都十分热衷。可以说,方老是福州的活字典,是福州人的骄傲,他最后一刻累倒在自己所热爱的民俗文化传播、传承事业上,让所有的福州人都感受到巨大损失,悲伤不已。(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 黄友燕)
福州好人365_福州文明网
Insert title here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