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庙会
发表时间:2011-08-29 来源: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字号      】 【打印】 【关闭】

  吴山庙会是杭州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会之一。为纪念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建造第一座伍公庙以来,两千多年间寺庙庵观,日益增多,几乎遍及吴山境内的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十多个大小山头和山麓,故有“吴山七十二庙”之说。这些寺庙极为复杂,祭祀的民间神灵也众多纷纭。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历史人物被塑造的神:除“伍公庙”外,还有纪念明朝“铁面御史”周新的“城隍庙”;纪念南宋行刺奸臣秦桧的“施全庙”等。

  神话传说之神:有仓颉祠、月老殿、酒仙殿、禹神殿、药王庙;还有龙王庙、海神庙、雷神庙、风神庙、火神庙、太岁庙(祭祀六十甲子星宿)等。

  儒、释、道三教供奉之神:儒教的文昌庙等;释教的海会寺、宝月寺、七宝寺、宝成寺、仁寿庵等;道教的三茅观、通元观、三仙阁等。

  吴山上不仅有杭州自立的寺庙,而且还有外地迁来的寺庙,如河南迁来的惠应庙,四川迁来的梓潼行祠等。

  吴山庙会,四季不断,各有特色。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上山的多半是杭州的本地人,为的是辞旧迎新,求得一年好运;二、三月间,杭嘉湖一带香客纷纷涌进杭城,最后也要到吴山进香。端午、立夏等岁时节日,各行各业休假,也都要上吴山赶庙会。此外,各寺庙菩萨生日,都有庙会热闹一番。

  据《西湖志》,吴山庙会在南宋时候盛行,四季不断,延续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为纪念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建造第一座伍公庙以来,两千多年间寺庙庵观,日益增多,几乎遍及吴山境内的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十多个大小山头和山麓,故有“吴山七十二庙”之说。这些寺庙祭祀的神灵各不相同,故吴山庙会四季不断,各有特色。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上山的多半是杭州的本地人,为的是辞旧迎新,求得一年好运;二、三月间,杭嘉湖一带香客纷纷涌进杭城,最后也要到吴山进香。端午、立夏等岁时节日,各行各业休假,也都要上吴山赶庙会。此外,各寺庙菩萨生日,都有庙会热闹一番。

  庙会的兴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明、清时代,商业店铺纷纷挤入吴山。当时的城隍山一面是庙宇道观,一边为商家店铺,步步楼台,处处寺庙,香客游人摩肩接踵,一片热闹景象。除烧香拜佛外,山上山下遍布算命、看相、测字摊。此外,还有卖字画、庙台戏、卖唱小曲、变戏法、耍杂技、卖花、斗鸟以及店家、小贩在寺庙四周和沿山路设摊卖物,人们赶庙会往往是“闻风而去,满载而归”特别是吴山脚下的大井巷、清河坊一带的胡庆余堂、张小泉剪刀、孔凤春香粉、张允升百货、方裕和南货、状元楼、翁隆盛茶叶等店家,生意最好。因此,这里便成为杭城最早的商业闹市。著名的“五杭”,杭剪、杭烟、杭粉、杭线、杭扇也应时而处,闻名于世,深受游客的欢迎。

  吴山庙会分外繁盛,这与吴山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关系。吴山是西湖群山中唯一嵌入市区的山,离市区近,容易吸引本地人上山;吴山旧时又处于水陆交通汇合点,外地来杭的游客,都要经过鼓楼、清河坊一带,上吴山烧香成为理想之地。杭州城隍庙就修建在这座山上,由于城隍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这里逐渐成为杭州民俗文化的中心之一。

  “吴山庙会”素负盛名,《儒林外传》、《点石斋画报》、《西湖志》等众多的历史文献都有记载并对当时的庙会盛况有笔墨描述。元朝诗人贡性之有诗云:十八姑儿浅淡妆,春衣初试柳芽黄。三三五五东风里,去上吴山答愿香。到了近代,吴山庙会更是风行杭城,“小辫儿哥哥扎红绳,城隍山上看龙灯,看好龙灯看戏文,看好戏文吃馄饨,吃好馄饨游四门,回去姆妈拷一顿”。这首民谣说的就是老底子杭州吴山庙会的热闹场景。

(责任编辑: 陈乙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