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总站  |  全国文明网联盟   邮箱  |搜索
 
    首页  文明播报 区县动态 重要论述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魅力榕城 交流互动 文明讲坛 文明城区
    图片  公告公示 主题活动 文明视窗 未成年人教育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公益宣传 他山之石 资料图库 便民服务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专题活动 > 我的家乡戏——闽剧 > 闽剧特色

闽剧乐器
发表时间:2014-11-26 来源: 福州文明网
【字号      】 【打印】 【关闭】

  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

  闽剧介头(打击乐过门),系综合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所有介头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同。福州有一件真正独具福州特色的乐器那就是逗管。

 

  逗管:也称头管、斗管。中国福建民间竹制吹管乐器,是真正独具福州特色的乐器。外形如一支毛笔,音色略刺却不失柔和,属于中低音伴奏乐器。常用于福州十番音乐、伬艺、闽剧等福州民间音乐。

  逗管的历史

  逗管是福州音乐的古老乐器,和北宋时期福建籍音乐家陈旸所著的《乐书》八卷一百二十二中所绘制记载的乐器觱篥(也作:觱栗)形制是一样的,但逗管但音色比觱篥低沉,管身也较长。这一乐器于约公元384年(即吕光据凉州之时)随龟兹乐流传入内地,并在福州保留下来并得到发展,是中华乐器的活化石。

  逗管最初用于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经过老艺人吸收到了伬唱、闽剧等福州民间音乐中来,在闽剧的逗腔上应用广泛。在福州十番音乐中,逗管和狼串、云锣都是古老的特色乐器;在闽剧中,逗管和椰胡也是是独具风格的乐器。

  逗管的构造

  逗管的构造简单,外形如同一只毛笔。总长37.5厘米左右,正面开有七孔,无需贴膜。由“竹管”、“叫子”、“手指”、“喇叭嘴”四部分组成。“竹管”长约30厘米,是逗管的主体部分;“叫子”长约4厘米,用芦竹芦苇制成;“手指”长约2厘米,用牛角制成,衔接“叫子”与“竹管”;“喇叭嘴”长约1.5厘米,用牛角制成,在“竹管”末端。[1] 

  逗管因为材料质地比较软,容易损坏,制作过程必须非常细致。由于逗管使用市场较小,仅一些福州老艺人尚能制作。

  逗管的音域音色

  逗管为竖吹,音域只有八度(b至b1或c1至c2)。

  逗管的音色极富福州地方音乐特色,音色略刺却不失柔和,声音可塑性强,既可以表现激昂热烈的情绪,也能抒发悲凉哀怨的情怀。常与笛子、箫等一起演奏,获得厚实饱满的音响效果。演奏中的“滑音”、“花舌”、“颤音”等技巧独具特色,是福州十番音乐的主奏乐器。

(责任编辑: 何红蓼)
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联盟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