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文明评论

卡夫卡的喜剧
发表时间:2018-10-08 来源: 福州文明网

  曾经,我为了写好研究卡夫卡的大学毕业论文,几乎把图书馆里有关他的作品、传记、书信、随笔等等所有书籍都借来阅读。那段时间里,我吃饭睡觉似乎都恍恍惚惚地活在一个奇异荒诞的世界里。

  寓言性、佯谬性、异化性这些标签纷至沓来地冲击着我的视线,矛盾性、孤独感、恐惧感这些特性的定义把我收缚在僵化的世人评价中。一百多年以来,世人只要一研究卡夫卡,就是苦大仇深的模样。确实,他的作品时常萦绕着一种化不开的阴郁。就连爱因斯坦在读他的作品时,也忍不住惊呼: “它反常得叫我读不下去,人的脑子还不够复杂?!”

  时隔一年后,我再读卡夫卡的小说,发现卡夫卡想表达并不一定都是悲剧。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副生命的长景,以绝不重复的方式展现,最后你会发现有一条道路是通向我们自己。他乐此不疲地营造出一个个迷途、困境,深陷其中的人们叫苦连天,以为这就是卡夫卡的世界,其实这只不过是投射在每个人心中的镜像,不断地被反射,以致于最后让人不可辨相。

  卡夫卡说过,“真正的事件永远不会为我们的感情所达到或超过,我们只在那个真正的、转瞬即逝的事件之前或之后经历它们。它们是梦一般,只限制在我们身上虚构的东西。”这个梦,是卡夫卡种在每个人身上的,也是种在他自己身上。梦里,每个人经历着生命历程中会发生的不同细节,看到自己的笨拙、混乱、狼狈、无能和深深的自我怀疑。

  或许有人会说,卡夫卡是一个骗子,虚构出被扭曲的现实,梦魇的世界,让人们置身其间感受到最大事物也是最小事物的恐惧,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会令人痉挛的恐惧。人们之所以如此反感,就是因为无法具体真正地把握它,这个世界图像实在太过庞杂荒诞。人们希冀从卡夫卡作品中去寻求终极意义,得到一个普遍认同的结论。结果,他们忘了,这才是掉进怪圈的病症所在。人们无法接受如此反常的情境会如此合乎情理地存在,这种真实的强烈更加让人感到惊悚甚至无法自拔,悲哀自然由心而生。

  卡夫卡由久以来的悲剧印象大抵在人们心中留下阴影,因此有的人面对这座高山奈何只能仰止嗟叹。但是,文学最原始创作的初心无非纯粹,如果你愿意用最单纯的视角却看最复杂的事物,你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如果说,在卡夫卡笔下所要批判的是不合理的国家机器和拜金主义的邪风,那么把这些无价值的东西撕裂开来,正是为了戳破那个时代的毒瘤。从社会意义和精神层面上来说,这是“喜剧“。在悖谬荒诞的现实面前,借助细节的真实和内在的逻辑力量,使人们对现世幡然醒悟,对自身和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责任感,但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内心依旧孤独。他说过,“实际上,孤独是我唯一的目的,是对我的极大诱惑。与其说生活在孤独中,倒不如说我在这里已经得其所哉。与鲁滨逊的孤岛相比,这块区域显美妙无比,充满生机。”现代社会的人们,不齿孤独,羞于孤独。但社会上每个角色扮演者的个体,一旦卸下各式各样的伪装,其实都是孤独存在的个体。相比而下,勇敢承认孤独的人其实是可敬的。

  然而作为作家,不仅是因为孤独而选择写作,更是因为写作才需要孤独。它与任何职业都不同,汲取养分的来源很特别,乐享孤独。完全承认孤独的存在是合理的,比孤独本身所需要的承认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做不是因为屈从何种压力,而是欣喜若狂地将全身心向它倾注。如此说来,孤独于卡夫卡是一种快乐,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在夜间散步的欢愉,在林间游荡的闲适。

  如果你见过卡夫卡的照片,你的嘴角一定会不由自主地上扬。一个俊美的青年,深邃的双眸,高挺的鼻梁,笑意盈盈,就像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谜语。他的喜剧一如所要展现的一般,同样隐藏地费解。

  在《算了吧》小文中,“我”匆忙赶往火车站,却发现塔钟的时间比自己想得还晚许多,竟让自己对路也无从把握了。之后我发现警察,连忙问路,警察知晓来意后,竟连呼“算了吧,算了吧。“说完他猛地转过身去,就像那些想自己偷笑的人一样。读到这儿,你觉得难以理解,警察为何不指路,反倒劝我放弃,他的笑也让人匪夷所思。乍看像一个稀疏平常的笑话,其实这条路到底是否存在,我的偏执在警察看来到底哪里好笑,确定要走的路却轻易质疑,无法把握,求助他人,这样的一条路或许不走也罢。

  读罢,不禁哑然失笑,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赶路人?汲汲碌碌按照既定的安排走下去,却从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这条路对自己的意义。那句算了吧,应该是随它去的放手。释然后的明了也是一种内心的澄澈,是勘破执念的喜剧人生。这样的笑,不是简单的嬉笑怒骂,而是深度的领悟。

  卡夫卡小说的韵味也正在此,悲观的意象所表达的意图可能恰好相反,犹如生命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喜极生悲,悲极转喜。不同之处是,卡夫卡的快乐是为世人所难以理解的晦涩,在星火淬然的夜空,留下惊鸿一瞥的谜语。(石文芳)

(责任编辑: 何红蓼)
文明评论_福州文明网
Insert title here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