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调查:“年味”为什么悄然变浓了?
发表时间:2012-01-2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关闭】

  1月22日,这是开幕式上的舞龙表演。当日,第二十九届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开幕式在北京龙潭公园主会场举行。河北龙狮舞、满族秧歌、朝鲜族象帽舞等节目火热开场,欢腾热闹的气氛迅速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本届龙潭春节文化庙将持续到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

    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新华网上海1月23日电(许晓青、陈夏阳)爆竹声中龙年到。13亿中国人是否依旧坚守着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拜大年等传统习俗?

  记者调查发现,与出国旅游、上网“冲浪”等新式休闲过年方式相比,“回家过个传统年”的呼声在龙年里更加高涨,春节传统民俗正悄然回归。

龙年引爆“回家热” “年味”呈现“V”型反弹

  “过年,雷打不动,一定要回家!”在上海工作一年多的白领季婷在除夕之夜坐飞机回到老家重庆,借微博群发私信,向亲朋好友问候。“回不了家,也要团圆。”来自安徽凤阳的农民工歌手宋亮亮虽然没有时间回老家过年,但也赶在年前将父亲和哥哥接到上海团圆,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回家”已成为龙年春节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国家有关部门预计,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有望达31.58亿人次,超过2011年。从媒体和网民热议“曲线回家”,到央视春晚主题定为“回家过大年”。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企盼合家团圆,共度欢乐时光。

  新浪微博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春节要将时间和金钱花在陪伴和孝敬父母上。在手机短信拜年成为主流的同时,仍有近五成的受访网民表示,“登门拜年”“正月回娘家”的传统习俗不能丢弃。

  与“回家热”相得益彰的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龙文化”在龙年新春到来之际愈加红火起来。大街小巷,龙灯、龙船、龙挂件令人眼花缭乱,竹龙、糖龙、剪纸龙各具神采。城乡各地可谓龙“山”龙“海”,一派喜气洋洋。

  “‘龙娃娃’卖到脱销了!”在上海历史悠久的老城隍庙商圈,一位中年女店主指着穿唐装的卡通龙玩偶说。她经营的小店,挂满了各式福字、灯笼、鞭炮、福袋、中国结等挂件,人气最高的龙玩偶一天最多能卖出上千个。

  新年里,首都北京、吉林长春、陕西延安等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龙”成为社火、高跷、秧歌、二人转等文艺形式中的主角。同样,在“龙文化”风靡的南国广州,迎春花市热闹非凡,人们除了吃喝玩乐,还保持着舞龙舞狮、寻春赏春的传统年俗。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分析,前些年,春节的“年味”确实有所淡化,但近年来又逐渐得到重视,“年味”呈现“V”型反弹。这得益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以及百姓文化观念的逐渐转变。在经济高速成长的背景下,“合家团聚、敬奉祖先”等传统重新受到重视,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传统年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应当得到必要的尊重、维护和传承。

    1月22日,这是开幕式上的盖州高跷表演。当日,第二十九届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开幕式在北京龙潭公园主会场举行。河北龙狮舞、满族秧歌、朝鲜族象帽舞等节目火热开场,欢腾热闹的气氛迅速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本届龙潭春节文化庙将持续到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

  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传统年俗与时俱进

  “不放焰火就太没年味了。”“有了PM2.5监测,今年要不要燃放烟花?很纠结!”“空气质量和春节习俗哪个更重要?”新春佳节里,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热议燃放烟花爆竹习俗的新变化。一些网友还建议,有了移动互联、网络视频等新技术,“放花”的热闹场面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分享,增添喜庆氛围。

  “春节焰火不可少,安全、环保最重要。”上海普陀区专营烟火爆竹的金麒麟公司节前向排队上门提货的烟花消费者发出友情提醒。

  与相对宽松的燃放环境形成对比,上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地方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实施“限放”“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北京市实施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跨度超过10年,直至最近五六年间,“禁放”规定才开始松动。上海也经历了从“禁放”到“限放”,再到“规定区域燃放”的逐步松绑过程。

  常年驻守在上海苏州河北岸老城区保障春节消防安全的虹口消防中队中队长范豪杰告诉记者,自2011年春节以来,上海市中心除夕夜和正月初五凌晨燃放烟花爆竹的总量有所下降,这与市民自身安全和环保意识增加有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身边的“年味”淡了;相反,由于烟花爆竹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花式品种繁多、观赏性强,街头和社区的节日氛围其实是越来越浓了。

  专家分析,当代中国的“年味”也在与时俱进,“转型升级”,从原来单纯注重团圆和吃喝的习俗,逐步向欢聚、玩乐、交友、出游、购物等综合性的新习俗转变。比如烟花燃放“由紧入松”的人性化规定,就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复古”,而是推崇人与生态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的年俗文化。

  田兆元说,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中国年最独特的民俗之一,明令禁止只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近年来“由紧入松”的举措,充分说明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正进一步尊重和顺应民间习俗的发展潮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分析,将环境保护和高新科技等元素融入春节,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年俗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他认为,作为诞生于农耕时代的重要民俗文化之一,传统春节习俗能否与现代化的民众生活相融合,是一大课题。前些年,“洋节”特别吸引中国年轻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这些年,传统春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玩了,除了继续重视家庭的孝文化,春节的社会交往功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月22日,开幕式的演员一齐给大家拜年。当日,第二十九届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开幕式在北京龙潭公园主会场举行。河北龙狮舞、满族秧歌、朝鲜族象帽舞等节目火热开场,欢腾热闹的气氛迅速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本届龙潭春节文化庙将持续到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

    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年俗复兴彰显文化自信自强

  “中华年俗文化的复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范围最大、传统与现代生活高度结合的一种文化实践。”田兆元教授认为,“年味”回归彰显了中国民众正在从文化自觉,向着文化自信、自强逐步发展的心理路径。

  “我们在寻找一度失去的自我,我们需要从文化中获得精神领域的自信、自强,更需要使自己的心灵有所依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国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春节年俗,便首当其冲地得到重视。”他这样分析。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春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春节列入文化部非遗名录,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相反,真正的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专业副教授王娟分析,春节年俗正在从一种庄严的文化仪式,逐步“进化”为社会整合的催化剂。春节年俗应更加关注未来、更为下一代所喜闻乐见。包饺子、守岁、拜年的传统礼俗,过去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逐步传递给下一代。而今,“年味”的复兴必然要依托网络、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实现新的跨越。

  “对于时间、岁月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期盼,是人类普遍的情感,随着中国人在精神领域的追求进一步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将在当代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可持续。”田兆元展望。

  1月22日,演员在北京地坛春节庙会上进行舞狮表演。当日是农历除夕,第27届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幕。新华社记者 张旭 摄

  1月21日,舞狮队伍在澳门大三巴牌坊表演。当日,澳门特区旅游局安排舞狮队伍在澳门大三巴牌坊表演,为游客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责任编辑: 陈乙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