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中国文明网福州站 > 魅力榕城 > 人文底蕴

福州往事:“诗钟国”——福州
发表时间:2011-08-02 来源: 福州晚报

  福州自古文风昌盛,诗咏华荣。起源于这里的“诗钟”(又称“折枝诗”),集诗词创作与智力竞赛于一体,极富才情、雅趣。从嘉庆、道光年间的发展,到清末、民国的鼎盛期,“诗钟”活动风靡全国,传播海外,福州有“诗钟国”的美誉。

  最早记载“诗钟”的是道光十一年(1831年)曾元澄、杨庆琛等组织荔香吟社所作诗课集的《击钵吟》,之后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莫友堂的《屏麓草堂诗话》、咸丰五年(1855年)李家瑞的《停云阁诗话》、咸丰八年(1858年)施鸿保的《闽杂记》、光绪年间郭柏荫的《郭中丞诗钟存稿》和黄理堂的《雪鸿初集》等。最早的“诗钟”作品是嘉庆年间陈寿祺的“足、之”七唱云:“亭馆春深花睡足,池塘烟重柳眠之。”“诗钟”的诗题选平、仄声两字为眼字,作两句对偶句,眼字嵌在诗句上下联中,有言、体、式、格、目等结构要求,限时收卷,而后评取。陈海瀛的《希微室折枝诗话》与萨伯森、郑丽生的《诗钟史话》均有详细表述。

  近代中国叱咤风云的政要、学者,如林则徐、沈葆桢、张之洞、陈宝琛、陈衍、林纾、辜鸿铭、张伯驹等,皆雅好此道。林则徐曾作“陈、人”一唱云:“陈迹浑如牛转磨,人情几见雀衔环。”感慨因循守旧,世风日薄。沈葆桢任船政大臣时,公余常与幕僚拈题作“诗钟”,他作有“天、我”五唱云:“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气势恢宏,境界高远。

  “诗钟”作品雅俗兼容,常寓讽刺、幽默其间。史料对当年“诗钟”创作情景有精妙描述:“有袖手默坐,两目直视者;有搓掌拊心,徐行微步者;有支颐戚额,口中呻吟,如发头方者;有俯身跷足,前后摇动,如患腹痛者;有搔首向天者,有戟指书空者,笔欲落而忽止,字已写而又涂。倘若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不禁点头微笑,乐不可支;文若大体已定,一字未安,则复得渺虑澄思,如僧入定……诗钟鸣矣……于是惊回迷梦,收拾残魂,谈笑风生,彼此评议,互相推重,欢然一堂。”一次“诗钟”集会作“三七渡厅”嵌字双钩格,众人静坐苦思,马尾船政官员、诗人杨仲愈高声朗诵其句云:“三请周瑜来下渡(福州地名),七擒孟获到花厅(仕宦家会客之所)。”众人哄笑不止,待笑毕,燃香已尽,只得草草交卷。终了,杨仲愈竟获冠军,其名句云:“三篙水涨桃花渡,七宝栏围芍药厅”。瑰丽可喜。他高声逗趣,是为了打断众人思路,被讽为“太狡狯”。林纾性好讥骂,所作“诗钟”,众皆有意不取以激其怒。

(责任编辑: 陈乙鼎)
人文底蕴_福州文明网
Insert title here
主办单位: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